▐ 展 覽|ALL OVER
▐ 展 期|2025.3.18 (二)-2025.4.26(六)
▐ 藝 術 家 | 呂迦諾
▐ 開幕茶會|2025.3.22(六)14:00
▐ 地點|Lishan Art Space 理善藝聚空間 / 台北市中正區青島東路7號5樓之1
(捷運善導寺站3號出口步行3分鐘)
▐ 營業時間|Tue.-Sat. 10:00-19:00
▐ 藝術家創作自述:
天堂,究竟會是什麼樣子呢?我想……那裡的光,應該是遍滿全地的吧?
本次展出的作品《天堂寶石》系列,是我對天堂的一種想像。這些作品由十二組畫作組成,靈感來自《聖經·啟示錄》(21:9)中對天堂城門基石的描述。我將畫作以組成的方式呈現,並與現場的空間關係結合,創造出一種想像中的置身天堂門前的情境,這是準備進入天堂的過渡場景。我以「All Over」的概念來表現天堂的無限性,將此視覺狀態的想像與天堂的概念聯繫。
「All Over」這個術語是由20世紀美國藝評家格林伯格提出,用來形容抽象繪畫中的滿幅性作品。其核心在於畫作本身沒有視覺焦點,色彩、線條、形狀均勻分佈,使畫面呈現出一種均質的狀態,並創造無限延伸的視覺感知。然而,我認為「All Over」的視覺狀態不僅是繪畫幻象的結果,它還與觀者的觀看方式密切相關。如果觀者與畫作的距離過遠,畫作的物理邊界(如方形畫框)會被察覺,從而產生物性的感受。換句話說,「All Over」的視覺效果需要觀者的參與,它不僅是畫作的幻象,更是一種空間與物性的感知的交互。
對於「All Over」視覺狀態的延伸,我以「組成繪畫」的創作方式進行思考,組成繪畫是一種帶有裝置意識的繪畫方法。繪畫不再僅是圖像的製作,而是一個延續的創作過程,融合了幻象、空間與物性的綜合考量。在本次展覽中,空間被視為容器,牆面作為畫作的基底,畫作與空間之間的互動關係使潛在的感知得以展現。透過延伸「All Over」的概念,我探索了繪畫作品的幻象、物性與空間的相互關聯性。
對我而言,「All Over」不僅是繪畫上的技術表達,它也承載著個人的情感。這次展覽的創作過程,是我悼念父親的情感延伸,同時也是一種內心的安放與盼望。這些無限延伸的感受,正是我在創作中所體現的心境:一個不會結束的繪畫過程。天堂會是什麼樣子呢?或許那個屬天的形狀無法明白言喻,但它卻是屬土的形狀得以前進、更新的一種盼望。
類型: 人文藝術展覽
日期 : 2025-03-18 至 2025-04-26 (一至兩個月內)
地點: 台灣臺北市 Lishan Art Space 理善藝聚空間
地址: 台北市中正區青島東路7號5樓之1
主辦單位: Lishan Art Space 理善藝聚空間
聯絡資訊:
02-77251496